会议专题

”故乡变异乡”--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地景变迁

中国节庆一些面临停办的危机,而节庆期间常常设置一些特殊的景观有的在节后拆除,有的作为标志性景观保留下来,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现代日常生活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知与想象.这些节庆地景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文化景观,在地表上浮现又消失,对举办地的公共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借助空间三元生产理论对青岛国际啤酒节地景展开深入分析,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从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啤酒节是如何落实为节庆地景的过程以及啤酒节背后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也就是啤酒节地景的空间生产及变迁过程.本研究为以后国内节庆活动的空间生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拓展了国内节庆的研究视角和领域,丰富了节庆的理论内容.

节庆地景 公共空间 演变规律 三元生产理论

蔡礼彬 司玲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国内会议

2017中国旅游科学年会

北京

中文

250-266

2017-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