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放核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岩爆危险性评价

本文以核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预选区甘肃北山为工程背景,在已有的实验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埋深600m处的巷道开挖进行模拟,改变并行巷道的间距,分析开挖临空状态下巷道变形、围岩应力和塑性区.再通过理论计算,对岩爆发生的危险性进行评价.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巷道最大位移量发生在左巷的顶板与左帮的连接位置以及右巷的顶板与右帮的连接位置,其次是巷道底板.随着并行巷道间距的增加,巷道顶底板变形量逐渐减小,而两帮变形量逐渐增加,巷道顶板下沉量小于底板底鼓量.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地下实验室的实际施工中,应适当增加并行巷道的间距,可降低围岩应力,使岩爆的危险性随之减少.

高放核废物 地质处置 地下实验室 岩爆危险性 评价体系

孙晓彤 何树生 陈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12-714

2017-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