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他性支付工具市场的定价策略研究
支付工具市场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支付工具间的替代.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针对排他性支付工具市场,构建商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定价模型.结果显示:两种定价均对服务成本高(低)的支付工具制定更高(低)的价格;社会福利最大化定价偏向对服务成本低的支付工具制定更低的价格,且该差距随支付工具服务成本差越大而越大,当两种支付工具服务成本相同时,两种定价相同;更具倾向性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定价将商业银行利润转移给了用户,从而通过网络效应推动低成本支付工具快速发展.基于理论研究结论案例分析了挪威支付工具市场历史交易量、成本、价格几者间的关系,反应了理论研究结论.研究有助于理解当前支付工具市场发展现象,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支付工具 排他性 定价策略 双边市场
邱甲贤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流学院,四川成都 61010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113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89-397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