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沥青拌合料添加道路用矿物纤维实务探讨

有鉴于国内对于国内学术界与工程界,对于特定及配料铺面的沥青拌合料(如:石胶泥SMA、排水沥青PA)中所添加的稳定添加材料纤维,其中的矿物纤维的了解与应用实务的盲点与误解;同时在国内公共工程委员会所新制定的规范中已明确标示矿物纤维材料需用于道路的要求,为使相关业界能更进一步了解道路用矿物纤维的特性要求,以及与非用于道路的矿物纤维的差异,虽然本文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有所谓的商业行为,但笔者仍希望能以自身十余年从事道路用矿物纤维的实务经验中提出看法,让业界能了解其中的差异,也使上述新的级配铺面在完成铺筑后能有更符合设计需求的表现,而不再因材料因素(或错用一般矿物纤维材料)而让这些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的高级铺面在台湾空有规范,而因无法达到其应有的表现而不被业主与设计监造所采用,徒然浪费专家学者辛苦制定规范以及国家建设相关预算的浪费.在这类的跳跃级配沥青混凝土级配中,因骨材粒料的粒径较大,相对粒料的表面积变小,导致所能沾附的有效沥青较少,因此油膜厚度的重要程度相对提高;虽然部份高粘滞度改质沥青是以提高沥青的粘滞度来控制垂流降低,但是关键的粘结材料<沥青>所形成的油膜厚度却是相同的,因此纤维材料所担负的责任是相当重要的,并非仅于拌合时控制沥青混凝土垂流性质而已,还有提高沥青油膜厚度、提高含油量的功能;其他的功能还包含完工后的铺面耐久性、耐疲劳性、提高油膜的厚度、稳定性、抗裂性及降低温感性等。因此道路用矿物纤维本身就属于沥青改质剂的一种,进一步的说它应该是沥青混凝土的改质剂,而要达到上述的功能道路用矿物纤维就比木纤维来的确实,因为木纤维的中空缠绕的纤维是无法呈现出上述的功能。

沥青混凝土 沥青拌合料 道路用矿物纤维 配料添加 分散性

梁洲辅 吴晋阳 李丽芬 叶友志 王弘佑 谢清龙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 福备安亚洲台湾办公室

国内会议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

福建泉州

中文

1-11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