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应急控制后期白纹伊蚊抗药性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应急控制后期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以提出预防蚊虫产生抗药性的相应对策. 方法:2014年10月底-11月初,在登革热疫情控制的后期,选择我省2014年广州市的海珠区、白云区、佛山市的禅城区、南海区、汕头市的潮阳区、潮州的潮安区和揭阳的榕城区的登革热疫点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国标《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GB/T26347-2010)中的敏感基线法之幼虫浸渍法进行检测工作. 结果:广州、佛山、汕头、揭阳、潮州等五市区白纹伊蚊对双硫磷和残杀威抗性系数分别为4.92-8.33、2.35-5.59,为低度抗性水平以下;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53-31.29、8.35-38.69、2.63-37.04,对菊酯类杀虫剂广州大多都达到高度抗性水平,佛山、潮州大多为低度抗性水平,揭阳都为低度抗性水平,汕头大多为中度抗性水平以上. 结论:白纹伊蚊的防制应坚持综合管理的原则,加强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避免使用中高抗性药物,预防或延缓抗药性产生.

白纹伊蚊 杀虫剂 抗药性 合理用药 生物防治

段金花 蔡松武 吴军 阴伟雄 邓惠 邹钦 林立丰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510300

国内会议

第六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

重庆

中文

103-106

2016-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