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华真地鳖断触角再生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Walker)断触角再生特征及再生临界期.方法:选取1~10龄健康的初龄若虫一条触角除基部3节外剪除,蜕皮后观察并统计触角的节数.选取生长一致健康的初龄4龄若虫,于第0~19日龄进行断触角处理,蜕皮后观察触角的再生情况和触角的节数.结果:不同虫龄的初龄若虫断去触角蜕皮后,均能通过再生使触角的节数增加.1~10龄的若虫一条触角除基部3节外剪除,蜕皮后下一龄的触角节数分别为5、8、12、13~15、15~17、16~19、18~20、13~15、20~23、22~25、24~28节.4龄的初龄若虫一条触角分别除基部0~2、3、5、10、15、20节外剪除,蜕皮后触角的节数分别为11~12、13~15、18~21、19~25、24~27节,其中一条触角除基部20节外剪除蜕皮后基本恢复正常节数.不同日龄的4龄若虫一条触角除基部3节外剪除蜕皮后,0~8日龄的处理若虫蜕皮后触角节数为13~15节,而12日龄及以后的处理若虫蜕皮后触角节数为5~6节.4龄若虫的断触角再生临界期为9~11日龄.结论:中华真地鳖在再生临界期内断触角后能够再生触角.

中华真地鳖 断触角再生 再生临界期 生理机制

谭梁飞 王小云 姚璇 张令要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430079 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第六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

重庆

中文

117-120

2016-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