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DNA条形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遗传多态性研究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线粒体COⅠ基因的差异及遗传多态性.方法:采集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辽宁和台湾6个省份的白纹伊蚊幼虫饲养,羽化后采集成蚊,提取单个蚊虫基因组DNA,使用DAN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纯化,进一步克隆测序,运用MEGA软件、DnaSP5.0软件、Network4.6软件、Arlequin3.1软件和IBDWS在线软件对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基因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白纹伊蚊COⅠ基因序列共106条,长度均为709bp.A+T含量(67.7%)大于G+C含量(32.3%).变异位点90个(13.68%),其中转换57处(63.33%),颠换28处(31.33%),5个超变位点(5.56%).获得不同地理株单倍型共42种,群体间共享单倍型4种,占9.52%,白纹伊蚊单倍型多样性为0.882,核苷酸多样性为0.01017.单倍型家系网络图显示,各单倍型呈一定水平的平行演化,提示白纹伊蚊群体在历史上发生局部扩张.单倍型COⅠ基因邻接树显示单倍型之间的聚类与地理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群体间存在遗传差异,群体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的靶基因,可以有效对白纹伊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

白纹伊蚊 地理分布 遗传多态性 DNA条形码

方义亮 钱茜茜 张建庆 徐保海 高博

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国家质检总局虫媒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

国内会议

第六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

重庆

中文

243-252

2016-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