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心理病理症状与意外伤害

目的:调查中国中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与意外伤害的现状及二者的关联性,并探讨手机依赖行为与心理病理症状对意外伤害的交互影响. 方法:选取沈阳、新乡、广州和重庆4个城市14221名中学生(6915名初中生和7306名高中生),利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意外伤害调查问卷调查手机依赖行为、心理病理症状和意外伤害;运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机依赖行为与意外伤害的关联性及手机依赖行为与心理病理症状交互作用. 结果:交通事故、意外碰撞和意外摔倒的检出率分别为4.9%、16.2%、10.1%;有手机依赖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的中学生意外伤害检出率较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均与意外伤害呈正相关(P<0.05);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心理病理症状增强手机依赖行为学生意外伤害的危险性(P<0.001). 结论:意外伤害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手机依赖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与意外伤害呈正向关,并对意外伤害存在交互影响,青少年健康促进干预项目应考虑行为和心理健康状态.

青少年 心理病理症状 意外伤害 手机依赖行为 交互作用

陶舒曼 伍晓艳 万宇辉 张诗晨 郝加虎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肥230032;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

国内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换届及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21-126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