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别. 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6例,在统一物理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苯海索口服治疗,起始剂量给予0.5mg/d,缓慢加量,每周加量1mg至目标剂量4mg/d,每天剂量分2~3次服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6月后),对其进行GMFM、GMFCS、FMFM、WeeFIM评定,并记录其流涎及药物耐受情况. 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后GMFM得分有统计学差异(F值=4.988,P<0.05),AB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儿WeeFIM得分有统计学差异(F值=4.319),AB两组与C组患儿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B两组患儿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儿FMFM及GMFCS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儿流涎均有好转,无统计学差异.痉挛徐动型患儿可观察到痉挛加剧. 结论:苯海索治疗张力障碍型及舞蹈徐动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有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疗效优于痉挛徐动型患儿.其对于三组间大运动功能分级及精细运动功能的改善无明显区别.

小儿患者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苯海索 运动功能 疗效评价

张峰 冯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昌330006

国内会议

2016粤湘赣康复医学论坛

广东韶关

中文

659-666

2016-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