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谈中医治未病是新世纪的健康模式

中医从马王堆医书到春秋时期《黄帝内经》就形成了现代健康模式的雏形。后代医家逐渐充实形成体系。实际上,一部中医预防养生史,就是现代健康教育与健康模式的历史,我们的祖先较之现代医学要做得更早、更好。“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贯思想。所谓治未病,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重于治”是中医预防医学的思想的核心,始终体现在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中医预防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从其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是这一学术体系中的精华,即“三级分层预防法”。它将预防思想贯穿于疾病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使之在整个医疗过程中都得以充分体现。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有关“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论述中,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就实际情况而言,对于健康人群,未病先防的“预防第一”思想较易接受,而对于病态人群,预防观念还显得比较薄弱。中医预防学恰在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在西医未传入的千百年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治未病的战略思想与21世纪健康模式惊人的一致。因此,加强中医预防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对现代健康教育、预防医学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应当继承、发扬、提高、振兴。

治未病思想 健康管理 中医药事业

黄永刚 李从进 胡文宽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药治未病养生康复学术交流大会暨期刊图书编辑与信息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

海南三亚

中文

102-107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