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区食物链磷素养分流动趋势与特征分析
目的:磷素是重要的养分资源之一.分析长春地区1993~2013年食物链磷素流动趋势特征,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略,为该地区食物链磷素的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理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利用NUFER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探究磷素在”作物生产系统—畜禽生产系统—家庭消耗系统”的整个食物链中流动趋势特征.结果:1993年长春地区食物链磷素总输入量为3.26×104t,至2013年增长至1i.39×104t.食品生产方面,动物性食品由1993年的700t提高到2013年的2700t,而植物性食品则由1993年的1.61×104t降低至2013年的1.57×104t.食品消费方面,动物性食品由1993年的500t提高到2013年的1100t,而植物性食品则由1993年的5000t降低至2013年的4400t.动物性食品消费比例增加了9.6个百分点.二十年间,长春地区食物链以废物形式累积的磷素量上升了15个百分点,通过径流、淋洗及侵蚀方式损失掉的磷素增加了1.76×104t.至2013年,食物链中磷素的损失率达到20.5%.食物链各环节的磷素利用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作物生产和畜禽生产系统磷素利用效率分别由94.2%和4.1%降至49.3%和3.8%.整个食物链的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20.3个百分点.同时,磷素的循环再利用效率也在逐渐降低.结论:1993~2013年长春地区食物链磷素流动呈现出”投入量大、累积量多、损失量高、利用效率和循环在利用率低”的形式.现阶段,该地区的农牧生产和家庭消费中应注意含磷废弃物的管理与循环利用,减少磷素损失并提高利用效率.
食物链 磷素养分 流动特征 资源利用率
张晓萌 王寅 焉莉 高强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130118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46-52
2016-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