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旱坡地减磷配施有机肥的磷肥效应及磷素迁移特征
目的:为探索长江上游紫色土旱坡地麦玉轮作系统减少农田磷素流失和有效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最佳施肥模式,降低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方法:2011~2015年,以紫色土旱坡地典型农作冬小麦和夏玉米为材料,在西南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田间定点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七个田间小区试验,分别为倍量施磷肥(2P)、优化施肥(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不施磷肥(P0).测定了各农田土壤基础性质,以及0-20、20-40、40-60cm土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调查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和夏玉米各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都以2P处理作物磷吸收量为最高,但是磷素表观利用率却不高.小麦季SDP和MDP处理分别比P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高5.9%和4.2%.玉米季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P<0.05).坡上除了P0和P处理全磷含量有所减少外,其他各处理全磷含量都呈增加趋势,坡中、坡下的增长幅度要大于坡上,其中坡下处理MP比种植季前增加了0.400g/kg.除了P0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外,其他各个小区处理坡上、坡中、坡下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都呈增加趋势.结论:2P处理可以增加作物对磷素的吸收量,但是经济效益和利用率却大大降低,会导致肥料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紫色土旱坡地冬小麦和夏玉米适当减磷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猪粪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中磷素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促进了磷素在土壤中的迁移,且猪粪有机肥对土壤磷素活化作用更强.
有机肥 减磷配施 磷肥效应 磷素迁移 紫色土旱坡地
韩晓飞 高明 谢德体 熊正辉 王帅 李红梅 彭征忠 商跃凤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40112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95-203
2016-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