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饱和度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目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与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以及粮食产量密切相关.施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上壤有机碳含量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红外光谱技术利用在土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两个典型的不同碳饱和程度的站点,旨在探究不同饱和程度下土壤光谱特征.方法:基于进贤红壤和郑州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站,选择典型的施肥处理,将这两个典型土壤样品凤干分别进行有机碳的测定和光谱分析.结果:旱地潮土的土壤有机碳年变化率与碳投入之间呈线性关系,但是对于红壤水稻土二者呈”曲线”关系;进贤红壤水稻土的SD(Saturation deficit,SD)远远小于旱地潮土的SD,二者之间差异显著;进贤的芳香族,脂肪族和硅类特征峰的吸收强度明显高于郑州旱地潮土的偏施肥处理,但是郑州旱地潮土偏施肥和有机肥处理的羧基类,烯烃和糖类特征峰的吸收强度明显高于红壤水稻土的有机肥处理.进贤红壤和郑州旱地潮土的处理中含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峰,例如3436cm-1,2925cm-1,2358cm-1,1633cm-1,777cm-1,含有许多相同的官能团(游离态的醇羟基,羧基,羰基,酰胺,醚基,苯环等).土壤有机碳含量与透光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碳饱和度下,不同的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物的官能团有不同的影响.
农田土壤 施肥策略 碳饱和度 红外光谱特征
魏喜 张玉军 刘世亮 柳开楼 张弘 黄绍敏 姜桂英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2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贤,331717 河南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郑州,450002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60-271
2016-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