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卫生防疫站1986-2001年学校卫生工作回顾
卫生防疫站是借鉴前苏联的工作体系.由于抗美援朝的需要,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始建于1952年.1952年至1998年,在前辈孙廷亮、姜芝莉等的辛勤工作下,开展了一系列学校卫生工作.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回顾了大连市卫生防疫站1986-2001年学校卫生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至卫生防疫站体制改革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预防性监督的基础是1986年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承担制定的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颁布实施。它是一个大型标准。《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在1990前后曾在大连举办全国培训班,请主要起草人张泽蕙主讲。由于不能收费等原因,新改扩建学校的预防性监督开展得不多。现阶段,教育经费比较多,比如,大连市内的高中几乎都被翻建,但是,在窗户学习环境监测,1986年及以前就被开展,重点仪器为照度计,还有课桌椅测量尺。1992年,被列入年报表。2000年,GB/T 18205颁布后,被更加规范地开展。长期以来,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更加准确、便携、智能化。在2000年以前,广泛针对学生常见病开展防治。《学校卫生条例》中列出的是9种,实际工作中重点针对的是“六病”。针对“六病”有专门的防治方案,并有中期考评与终期考评。
卫生防疫站 学校卫生工作 监督模式 疾病预防
王智勇 李瑞 姜芝莉 袁玉 许放
辽宁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国内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换届及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019-1021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