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少年合成毒品滥用危险性行为特征与抑郁情况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合成毒品使用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特征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隐蔽人群方便样本的定量调查中的青少年部分,结合血清学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中心抑郁量表测评,反映合成毒品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抑郁状态. 结果:286名18-24岁调查对象梅毒感染率为17.5%,16人为HIV阳性(5.6%),调查的青少年群体抑郁情况相对严重,43%抑郁评分大于16分,属于临床相关抑郁.其中217名吸毒青少年中抑郁评分大于16分的有110人,占49.3%.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与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OR=0.55,95%CI(0.34-0.90)”、有群交史”OR=2.38,95%CI(1.24-4.54)、使用多种毒品”OR=4.72,95%CI(1.72-17.54)、吸毒成瘾”OR=3.92,95%CI(1.23-1.62)、和多性伴相关”OR=3.35,95%CI(1.88-5.95)(过去6个月有超过2个以上性伴),与吸毒年份”OR=1.33,95%CI(1.13-1.57)成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因素,抑郁与吸毒成瘾”aOR=3.62,95%CI(1.92-6.82)和吸毒的年份”aOR=1.2,95%CI(1.01-1.43)成正相关. 结论:合成毒品使用伴随危险性行为增加,梅毒和HIV感染率高提示今后该人群中健康干预压力大.

抑郁 青少年 合成毒品使用行为 健康干预

胡翼飞 马迎华 修翠珍 李秀芳 王振宏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系 100038,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儿少卫生研究所 青岛疾控中心 青岛大学医学院 青岛市城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换届及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692-698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