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希瓦氏菌MR-1的直接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希瓦氏菌MR-1,以及敲掉最外层蛋白MtrC/OmcA得到的△omcA-△mtrC突变体在周转与非周转情况下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和原位红外光谱研究都证明希瓦氏菌MR-1野生株和突变株都具有电子传输能力,但是AomcA-AmtrC突变株的电子传递能力明显比野生株弱.通过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本工作首次提出由细菌代谢乳酸钠所产生的CO2吸收峰(2342cm-1)以及与细菌代谢密切相关的羰基谱峰作为细菌代谢能力的一种评估指标,并推测出希瓦氏菌MR-1可能还存在着一条辅助的电子传递途径.
希瓦氏菌 突变体 胞外电子传递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
游乐星 田晓春 姜艳霞 孙世刚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165-166
2016-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