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正渗透浓缩浓盐水影响因素研究初探

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为原料液,考察了驱动液种类、切向流速(泵转速)、原料液浓度、活性层朝向等变量对正渗透过程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的驱动溶液,氯化钙作为驱动溶液产生的水通量最高;氯化纳次之;葡萄糖最小,但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随着驱动液浓度的增大,对应的水通量增大,但水通量的增加量随驱动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膜的活性层朝向原料液(正渗透模式)时,初始水通量远小于膜的活性层朝向驱动液(压力阻尼渗透模式)的水通量,但在驱动液浓度相同时正渗透模式下的平均水通量更高.在切向流速达到1L/min后,水通量受切向流速的影响较小.最后采用HTI膜在正渗透模式下以5mol/L NaCl溶液为驱动液、切向流速为1L/min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进行浓缩,约30h后,在原料液的容器壁上发现了少许的沉淀物,原溶液的NaCl回收率可达到52.6%.

海水淡化 浓盐水 正渗透过程 水通量

张军 郭有智

河海大学海水淡化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100

国内会议

2016第四届西湖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

杭州

中文

63-68

2016-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