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数据库挖掘针灸治未病介入时机特点探析
针灸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素问》,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因其操作简单而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针灸治未病的作用机制在于激发人体自身正气,通经脉和气血,使机体阴阳趋于平衡,脏腑功能恢复协调,进而发挥其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选择合理的介入时机则是决定其疗效的关键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古籍数据库以及中华医典中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针灸治未病的介入时机特点,以期为针灸治未病的进一步推广和临床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针灸治未病 介入时机特征 古籍文献 数据挖掘
王雅媛 王华 吴松 梁凤霞 卢刚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1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针灸诊治理论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山东潍坊
中文
3-9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