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到学术史:针灸理论研究的立场与路径
针灸学术传承有明暗两条线索,包括理论性传承与经验性传承,发展至今,主流针灸理论与经验性临床的关系渐渐相乖,对新的临床技法更是无力解释.既有的针灸理论需要严格地重新检视,新的学术成果宜应审慎地纳入.文献整理、概念考证与学术史考查则是针灸理论研究的关键路径.针灸理论仍然处于惯性的传统之中,而临床却在独力开拓,新的针灸技术不断出现,传统的针灸理论己经无法胜任临床的解释,更逞论引领实践。针灸理论如果不打破高度固化的既有系统,将与临床渐行渐远;没有理论家参与的针灸临床自行构架的某些理论体系或假说则不切实际,针灸理论家任重道远。在建立新的学术理论体系之前,需要检视既有理论的前世今生,从概念考证入手,厘清术语内涵与意义的演变,这是最基础的工作,目前,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己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入社会史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针灸理论的演变置于社会演变的历史田野中考量,检查学术理论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是针灸理论研究的新的取向,也是很有价值的取向。
针灸理论 文献整理 概念考证 学术史
张树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针灸诊治理论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山东潍坊
中文
13-18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