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针灸学校述要
笔者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总体而言,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由各县选送学生者,招生对象良莠不齐;构建针灸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注重临床实习;除少数学校教授传统针灸理论之外,多数学校吸纳了西学内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模式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针灸学校 办学模式 课程设置 民国时期
赵璟 张树剑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针灸诊治理论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山东潍坊
中文
138-152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