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性高血压的针刀治疗新思路

当前医学对血压调控机制的认识,发现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如心脏泵血的能力、血液的粘稠度、血管收缩与扩张、血容量增加与减少、肾上腺,垂体等激素的分泌等等.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来调控.由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相互拮抗又相互统一,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则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反过来抑制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等.通过针刀松解颈部有关肌群,改善颈部肌群的力平衡失调,解除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等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对颈交感神经的刺激,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并解除颈性高血压产生的相关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颈性高血压 病理机制 针刀治疗 颈部肌群 神经调控

周中焕 徐春林 邱顺珍

武汉市中焕针刀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6年会暨人民大会堂朱汉章学术思想研究会议

北京

中文

119-121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