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疏离及年轻世代”天然独”的成因与因应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以和平发展促进两岸自愿和平统一,关键是要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制度化合作与融合发展,从而培养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我群”意识,建构起两岸同属一国的国家认同,增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意愿.除了构建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以型塑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国家认同之外,海峡两岸还必须各自以自己的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等手段型塑国家认同,毕竟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作为内因乃是型塑国家认同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台湾当局方面,必须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范台湾社会的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让其“合宪守法”运行,在意识形态领域促进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大陆有必要而且可以“以经迫政”或“以经促政”,以两岸经济合作的利益筹码迫使或促使台湾当局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反独促统工作。
两岸关系 国家认同 命运共同体 意识形态
唐永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3-57
2016-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