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及中医药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人群面临自然灾害、社会及家庭压力的精神心理负荷明显增加,情绪的急、慢性应激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心理情绪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情绪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心理情绪应激是引起严重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情绪应激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机制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目前西医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应激缺乏足够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不良反应。中医学“情志致病”与“心主神明”理论与情绪应激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学说高度吻合,中医情志调养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理念,其防治方法十分丰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既应充分突出中医药防治心脉疾病的疗效,又要高度重视“心主神明”功能的调整与康复。临床常用的中医治法方药有疏肝理气、解郁、安神及益气活血除痰等,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迄今尚缺乏有说服力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在提倡双心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大力挖掘中医理法方药用于心血管疾病合并情志异常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心血管疾病 情绪应激 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 疗效评价
吴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79-384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