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研究--浅析博物馆理事会制度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数量增长迅速,其中纪念馆的发展尤为突出,在藏品,陈列,社会教育方面,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社会影响力也逐年增大.但伴随着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纪念馆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人山人海的参观热潮后却暴露出体制的薄弱,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就以国内新兴的博物馆理事会制度为突破点,从历史,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针对纪念馆的体制创新,提出可借鉴国外博物馆馆长和理事会的关系,调整国有博物馆的馆长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行政部门不再事无巨细都过问,只需把握大体原则与方向,下放权利,馆长不再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出台《博物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中明确规定博物馆必须组建理事会及理事会在法人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博物馆理事会组织法》、《博物馆理事会简章》等,对理事、理事长、馆长的遴选,理事会规模、操作、功能等运行细则作出相应规定。我国目前国有博物馆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其初衷是减轻博物馆的财政负担,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展览、社教、科研方面。
纪念馆 理事会制度 法律法规 经费管理
许丹 曾宪松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国内会议
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纪念馆体质与管理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
江苏徐州
中文
70-76
2016-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