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国志》列传编纂的内在理路

相比较《史记》、《汉书》而言,《三国志》更重视官职位次在人物合传方面的意义.这是《三国志》列传编纂遵循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表这一内在理路完成所呈现的结果.客观来说,三国历时较短,大臣多经历数位君主,《三国志》无法像《汉书》按照不同君主的断代形成各各独立的时间单元以安排列传.正因为如此,通过整体把握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寻找到其中有意义的关节点,并以列传编纂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陈寿撰写《三国志》的一个重要工作.经过如此考虑加工形成的《三国志》,又在相当程度上传达出陈寿完整撰述三国各自历史的主观意图.考察《三国志》列传编纂,可以加深对陈寿笔下三国历史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体会陈寿的史学关怀.

《三国志》 编纂工作 史学关怀 陈寿

曲柄睿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世纪中国与欧洲的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5-133

2016-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