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天然气储气调峰方式研究

为有效缓解冬季供气紧张局面,保障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统筹考虑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气田等多种调峰手段,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调峰方式及战略部署.为此,借鉴国外典型国家及地区的调峰经验,分析当前中国天然气调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储气库建设滞后,调峰能力严重不足,二是LNG接收站受油价波动及供应中断的风险防御能力较弱,三是气田调峰将影响气田开发整体效益.通过对不同调峰方式的调峰功能及调峰成本比较,认为地下储气库以其经济、安全及政治价值成为不可替代的调峰手段,但受当前储气库建设进度及国际油价的影响,调峰方式的组合应具有灵活性.调峰成本计算结果表明,在低油价环境下,LNG现货调峰成本最低,针对储气库建设滞后的问题,应充分利用目前国际油价下跌的时机,利用已建储罐的周转能力有效地弥补储气库调峰能力的不足.在八大地区天然气调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天然气消费区资源与市场情况,分区域合理安排调峰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东部沿海地区近期采取储气库与LNG调峰并重,中远期逐渐转向以储气库为主,LNG调峰为辅;四大气区首选储气库调峰,当储气库无法满足调峰需求时,可利用气田进行辅助凋峰;其他地区则储气库调峰为主,管网调配为辅.

天然气供应 调峰方式 地下储气库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风险防御能力

魏欢 田静 李波 高永刚 王影 朱丽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省廊坊市065007;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廊坊市065007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北京市 10008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省廊坊市065007

国内会议

首届地下储库科技创新与智能发展国际会议

河北廊坊

中文

58-65

2016-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