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莫西沙星和利奈唑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和利奈唑胺对临床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体外抑菌作用,为治疗NTM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2.1-2014.6月期间分离自本院临床患者的NTM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莫西沙星和利奈唑胺对98株NTM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莫西沙星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敏感率为84.5%(49/58),显著高于脓肿分枝杆菌11.5%(3/26)(x2=40.505,P=0.000).利奈唑胺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敏感率为65.5%(38/58),低于脓肿分枝杆菌的88.5%(23/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3,P=0.029).鸟分枝杆菌复合群中,莫西沙星对鸟分枝杆菌的敏感性(96.2%,25/26)高于胞内分枝杆菌(75%,24/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033);利奈唑胺对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69.2%(18/26)和62.5%(20/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8,P=0.592). 结论:不同种NTM的耐药谱有差异,在NTM疾病的诊治中NTM的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的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非结核分枝杆菌 莫西沙星 利奈唑胺 体外抑菌作用

方兰芳 杨青 稽仲康 徐凯进 陈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

国内会议

2016年浙江省结核病学学术年会

浙江绍兴

中文

124-130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