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TOF MS技术研究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
目的:采用UPLC/Q-TOF MS对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与比较分析. 方法:采用UPLC/Q-TOF MS技术,结合化学成分数据库进行分析与鉴定.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验证,并对差异化合物进行鉴定.对各指纹峰进行峰面积比较,结合化学成分鉴定结果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对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的37种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为没食子酰葡萄糖类、苯甲酸类、丹皮酚类、芍药苷类以及黄酮类.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在组分种类和相对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将不同产地药材分别聚成不同组别;通过偏最小二乘聚类判别模式分析(PLS-D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辨别分析(OPLS-DA)筛选出5种差异化合物. 结论:实验结果为了解牡丹皮的化学物质基础与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为中药材规格等级的制定提供依据.
牡丹皮 化学成分 鉴定技术 质量评价
胡云飞 裴月梅 吴虹 徐倩 徐国兵 蒋磊 周建理
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亳州,236800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合肥,230051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31 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亳州,236800;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合肥,23005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31;安徽省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亳州,236800 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亳州,2368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145-158
2016-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