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探究针灸治疗此病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方法:将6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和药物组(口服西药克龄蒙治疗),基线期2周,治疗期12周,之后进入24周的随访期,以受试者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评分为临床疗效指标,分别在基线期、入组第12周(近期)、第16周(远期1)、第24周(远期2)和第36周(远期3)统计MRS评分和治疗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度分析. 结果:无论在近期还是远期,针灸组治疗总费用均高于药物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入组24周时,MRS评分每降低1分,针灸组所需费用低于药物组,而在其余访视时间点,针灸组所需费用均高于药物组. 结论:与阳性药物克龄蒙相比,针灸在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方面近期(治疗期)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而在远期2(治疗完成后12周内)成本-效果优势可得到体现,即针灸治疗此病在远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价值,但随着时间推移、针灸持续疗效逐渐衰减,在远期3(治疗完成后24周)时针灸的成本-效果优势亦逐渐消失.
围绝经期综合征 发病机制 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鲁凌云 郑倩华 秦尔奇 田珍 周思远 李瑛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四川泸州
中文
111-115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