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进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安全问题的加重,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多,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已经越来越多,癌变的几率也逐年加大.据统计在胃镜检查中,大约有80%~90%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胃部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加,胃炎的发病率也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更多.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萎缩性胃炎的人约占50%.另一项统计显示,患严重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中,20~30岁的人占3.8%,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则达16.2%,并且有年轻化趋势.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癌,这是世界公认的胃癌发展方式,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不加以治疗,将大大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西医对于萎缩的腺体暂时没有可行的药物治疗,中医在这方方面则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减轻,消除,甚至逆转萎缩的胃粘膜腺体细胞,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因此中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治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胃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腺体萎缩、减少甚或消失,胃黏膜的肌层增厚,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幽门腺化生、不典型的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中医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名,却有一系列关于萎缩性胃炎症状的描述,如”胃脘痛”、”嘈杂”、”痞满”,根据这些症状描述,从而推测出古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研究,以及根据相应症状所施的方药治疗.随着近代胃镜技术的发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有了明确的标准,而相应的治疗效果却难以让人满意,这有让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中医的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疗 辩证分型 诊断标准

雎学强 陆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

国内会议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江苏镇江

中文

237-244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