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简论苏轼三类论体古文的书写艺术

苏子三类古文的艺术特色,大体如上所述。策论、进论采色绚烂,高下抑扬,在艺术上追求新颖、巧妙,有意而为的成分居多;论古之作平淡、自然,文若泉水随地溢出,有随笔写出,不待安排而自然超妙者。两者不同不但表现在文章构思、修辞手段、艺术风貌上,甚至连文章的长短、言说的详略、达意的曲直,都有区别。如何评价这两类各具审美特征的古文,应注意苏子本人的看法。其《与二郎侄》有云:“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书中有三层意思,一是苏子认为绚烂、平淡都是古文的艺术美,都值得肯定,值得创造;而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还说平淡是绚烂到极点得以升华出现的新境界,表明在他眼中,古文的平淡较之绚烂更为难得。二是说明自己早年所作多为气象峥嵘、采色绚烂者,晚年所作多为平淡自然者,二者各有其美。三是指明为文平淡的路径,谓二郎侄年轻时当学他与苏辙早年采色绚烂、高下抑扬之作,不可一味专学平淡。意谓学平淡只能从绚烂入,由平淡学平淡是学不到家的。

北宋文学 苏轼 文风特征 表现手段

熊礼汇

武汉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363-369

2016-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