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变法为了维新创始必须传旧--康有为、梁启超诗文中佛禅意蕴的转换及新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文学亦面临着重大变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九月,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从社会历史的发展看,变法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也在于维新.在一定意义上讲,新与旧,并非仅仅是对于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层面的改革或者改良,而是有关宪政乃至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问题.在新与旧的较量中,作为领导潮流的先驱者康有为和梁启超,较之传统文人及同时代的一般文士,自然具有更为广阔、更为开放的胸怀和革新意识.但是,为求一身两面,康有为、梁启超既由政治回归文学,又竭力以文学服务于政治.因此,在文学活动上,康有为、梁启超的变革和创新,着眼点却仍在于旧,旧的形式与旧的风格.这就是创始必须传旧的意思.

中国近代诗文 康有为 梁启超 佛禅意蕴

邓菀莛

中山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454-458

2016-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