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初骈文家地理分布与地域骈文流派
中国自夏商以来逐渐形成疆域广大的政治区域,由于行政系统的影响,交通的发展,人口流徙增多,这一区域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和心理诉求,但地理环境的差别并不因此消失,中国境内仍存在或隐或显的地区差异.《诗经》所录十五《国风》即以各地歌诗结集,编者可能出于以诗系地便于整理.很明显,十五《国风》表现风格各不相同,可以说《诗经·国风》的编纂是基于文学的地理差异.《楚辞》更体现江汉地区楚文化的特征,黄伯思《新校<楚辞>序》谓:”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用词、声律、名物等方面皆表现显著的楚地风貌和习俗,与《诗经》的总体风格大异其趣.唐初,修《隋书》,其《文学传序》比较南北文学云:”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之后宋元明清皆不乏关于文学地理的论述.
清初骈文 地域特征 人文地理 文学流派
张明强
贵州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570-574
2016-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