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駢文在日本的傳播
南齐永明年间(483-493),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说”,开始对声律进行理论化尝试.此後,人们进行了各种摸索.韵文方面,到了初唐,确立为律诗.诗的成熟发展经过了150至200年的时间.与此同时,人们对散文也进行了探索,促使了骈文这一文体的诞生.骈文的确立较之诗要早,梁朝时,在而後称为梁简文帝(萧纲)的文化沙龙中,主要成员徐摛、徐陵和庾肩吾、庾信这两对父子为骈文的确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南北朝到初唐时期,所有的散文体裁都用骈文撰写,从奏书、敕书等应用文到诗序等抒情性的文章,骈文与社会的关联比韵文更为密切.而且,它不仅在中国国内,还通用於中国文化圈.因此可以认为,骈文是东亚地区共有的一种文体.借此机会,拟围绕骈文在日本的传播这一主题作一探讨.
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骈文 日本 传播媒介
道坂昭廣
京都大学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603-609
2016-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