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石刻对文学的传播贡献

石刻以石易于获取、经久耐用的独有载体特点,广为人用,几千年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文献形式,保存了许多稀有的文献,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课题.石刻同样是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的传播方式甚多,但与史上曾有的文学传播方式比,石刻在传播文学观念,传播作者之名,传播文学创作的积极性,传播文体形式,传播文学作品,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方面,有其独特贡献.杜甫形容”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杜甫之诗提醒让看到文学史研究者对石刻关注的不足,直到近时方有如陈尚君《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研究》、王星、王兆鹏合著的《论石刻对宋代文学传播的作用与影响》等极少量专论.专著方面唯一论及石刻文学者台湾叶程义的《汉魏石刻文学考释》虽号称文学考释,却主要是录入汉魏石刻原文以及历代学者对该刻的著录与评价,兼作一些文献考证,所论依然未超出金石学范围.显然,石刻在文学历史上的贡献是一个为大家关注的值得讨论的问题,而传播之功是第一.

石刻文 文献考证 文体形式 传播方式

杜海军

广西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37-42

2016-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