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传教士报刊之史传文的文体和合及意义--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中心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由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以”爱汉者”笔名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东西洋考》),近年来开始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不过,学界已有成果主要是探讨传教士写作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对小说的体例)的借鉴和传播,虽然充分注意到了传教士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适应,但是对其本身所具有的西方/基督教文学传统关注甚少.这样的研究视野,忽略了《东西洋考》的宗教报刊的属性以及传教士的西方文化身份,因而也难以充分认识这份报刊对于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以《东西洋考》上还没有被人专门论及的史传文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刊上连续刊出时间长、刊出作品数量最多的史传文类的处理方式,具体分析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文化/文学如何进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体对话交流,尝试从”世界之中国”的视野中来思考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
中国史传文学 文体特征 叙事类型 近代传教士报刊
陈思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43-50
2016-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