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手术减压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分析不同减压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5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影像学评价标准,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前路采用1~3节段椎间盘切除取髂骨植骨Cage/钛网置入钛板内固定术,单或双椎体次全切取髂骨植骨/钛网置入钛板内固定术,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术;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术式.按影像学评价、年龄、性别及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和术后平均改善率,评价不同减压方法的疗效. 结果:5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至3.5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后路手术组均可获得较高的平均改善率.前路不同减压方法之间、不同性别组之间术后平均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的平均改善率高于高年龄组,短病程组平均改善率高于长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减压彻底,融合固定可靠;对颈前路手术,依据影像学评价进行分类手术,选择1~3节段单纯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及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手术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颈椎病手术 减压方式 影像学评价 疗效评价
徐卫星 丁伟国 盛红枫 许新伟 宋红浦 卢笛 王健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浙江余杭
中文
265-268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