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血药浓度与剂量、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关系的研究
目的:治疗药物监测是在20世纪中后期,药物部门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而开展的一项服务,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使用药物的患者的血清、尿液或者唾液等进行定时定量的采集,监测其中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目的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物浓度与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的关系,协助医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帕罗西汀属于SSRI类药物,至今关于该药物TDM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探讨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早期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年04月一2016年O1月在本院就诊的44例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口服固定剂量的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8周,第1-4天服10mg/日,之后服20mg/日。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进行HAMD,HAMA.MADRS.VAS,SF-36,TESS量表评估,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治疗后第1与2周末帕罗西汀血药浓度。统计分析时,临床疗效指标采用FAS集数据分析,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采用PP集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与基线比较,治疗后在各观察时间点(第1,2,4,8周末)的HAMD,HAMA.MADRS.SF-36量表总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基线比较,治疗后在各观察时间点(第1,2,4,8周末)的VA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起效组和早期未起效组在8周末的临床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患者服药后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范围为(2.2-57.8)ng/ml,早期起效者血药浓度与早期未起效者血药浓度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1,2周末的血药浓度与第1.2周末HAMD减分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与第1,2周末VAS评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服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比未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第1,2周末血药浓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服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获得治疗有效的患者与未获得治疗有效的患者第1,2周末血药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但对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尚不明显。帕罗西汀的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头昏和昏厥。但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显著相关性。2.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与HAMD减分率之间具有相关性;较高的帕罗西汀血药浓度的患者疗效更好,提示早期(1周末、2周末)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可以预测患者8周末的临床治愈率。并找到治疗1周末及2周末帕罗西汀的最低早期起效浓度值分别为11.68ng/ml与14.600ng/ml。且治疗后第1周末与第2周末的血药浓度对8周末临床治愈的预测价值相同。
抑郁症 帕罗西汀 血药浓度 使用剂量 疗效评估 不良反应
徐子峰 程宇琪 许秀峰 白燕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云南,昆明,650032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87-187
2016-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