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合理的术前评估系统和预防策略.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鼻咽温降至20℃),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标准的监护治疗,如果病人发生精神变化,根据CAM-ICU量表评估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术前、术中、术后与谵妄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和再次气管插管率. 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148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约31.1%(46/10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认知障碍史、急诊手术、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血压波动、围术期输血量、术后睡眠质量和电解质紊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压病史和认知障碍史、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30mmHg、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术后睡眠质量差和电解质紊乱为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气管插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高,术前高血压病史和认知障碍史、术中血压波动大、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术后睡眠质量差和电解质紊乱是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谵妄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宋先荣 孟丽 张婉真 曹烨

河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重症医学大会、第一届中国心脏康复大会、第一届心脏人工智能医疗大会、第一届重症心脏疾病的精准医疗大会、2016华夏医学科技论坛-心脏重症论坛)

北京

中文

63-73

201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