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线性与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在青少年训练中的对比研究

为对比非线性与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选取12名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专项青少年运动员分为非线性组或板块组作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为期9周的试验,并在试验期内设置4次测试,用以评价受试者的多项力量特征.试验结果显示非线性组的力量绩效水平稍高,但与板块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是非线性组的高绩效可能与其负荷量高于板块组有关.通过计算非线性组与板块组的效率值,发现非线性组在试验前期效率值较高,试验后期则低于板块组.非线性力量训练周期采用RM范围训练,总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较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刺激更大.而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由于采用大、小训练量日安排,更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需要.建议在制定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力量周期训练计划时,应仔细考虑负荷量、强度和恢复的关系,在有效且持续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水平的同时,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展特点制定训练计划,减少疲劳程度和潜在受伤可能.

青少年训练 非线性周期 板块周期 力量指标

周彤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

武汉

中文

187-204

2016-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