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王麟鹏教授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的临床应用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学将具有疼痛临床表现的病证统称为”痛证”.王麟鹏教授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王师采用刺络放血方法治疗痛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痛证与”病在血络”王师认为痛证的病机是人体经络气血运行闭阻,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络脉分支细小密如蛛网,通达内外,将气血渗灌到全身各处,叶天士日”病在络,气血皆窒”,王师认为若络脉输布气血功能出现障碍,络脉因气滞、血瘀、寒、热、湿、毒等邪气痹阻,不通则痛;或络脉空虚,灌渗濡养全身的功能出现障碍,不荣而痛,都会产生痛证.络愈虚,邪愈滞,故在临床上”不通”与”不荣”常常共存.王师采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证,见效快且疗效显著,在临床操作上,王师强调要辨病、辨证与辨经、辨络相结合,多用点刺、散刺及刺络拔罐相结合的方式。王师认为火针虽然不是放血的专用工具,但擅长火针操作者,用其刺络放血更为快捷,王师常于四肢浅表静脉、关节局部采用火针点刺放血。散刺法一般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在疼痛四周或应刺部位连续散刺5-7针,使之出血。为增加出血量,王师常于刺血后在针孔处拔上罐具,刺络拔罐相结合产生刺血和拔罐双重效应,以增强疗效。《灵枢·癫狂》:“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不足少阴,去血络也。”可见虚证也可以放血,王师认为在治疗痛证时,无论虚实均可刺络放血,但出血量是关键,虚证久病之人,放血量宜少,在1-5ml以内,实证、急性病,放血量相对多,可在lOml以上。

疼痛 发病机制 刺络放血治疗 临床疗效 王麟鹏

于川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1012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6-49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