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数据挖掘的股骨头坏死用药规律研究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40岁为其高发年龄.目前,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尚无特效药物能治疗该类疾患,缓解早期症状时缺乏有效手段,后期多采用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药处方的现代文献资料,运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旨在系统总结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揭示其辨证思路.传统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骨蚀”、“骨萎”、“骨痹”“髋骨痹”范畴,其发病内因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因在于饮酒过度、跌打损伤、外感淫邪,最终导致气血瘀滞,痰阻经脉。虚为其本,实为其标,虚实夹杂。从用药频次分析中可看到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药(牛膝、骨碎补、川芎、三七、红花)、补血药(当归、丹参、熟地黄、白芍)、补气药(黄芪、甘草、党参、茯苓)、补阳药(续断、熟地、淫羊藿、补骨脂)等,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是主要组成部分(当归、牛膝、黄芪、骨碎补、川芎、丹参、续断、熟地黄、红花、杜仲等),这与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为更好地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参考。

股骨头坏死 发病机制 中药药理 临床疗效

刘军 洪坤豪 马振尉 潘建科 黄和涛 谢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广州510120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6-161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