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晖教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研究
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占前几位的主要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道癌等,且死亡率较高,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比例较大.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缓解癌症疼痛,调节患者情绪、改善睡眠和促进食欲、缓解消化道症状等,从而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体现出以”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的转变,厦门大学医学院王彦晖教授在肿瘤的防治方面颇具特色。王教授早年私淑我国肿瘤专家钱伯文教授及闽南名医盛国荣教授,多年临床实践中提出“肿瘤都是病理产物”的观点。治疗上强调“调整内环境稳态”和“祛除病理产物”兼顾,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擅用重剂治疗癌症,于闽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为进一步分析整理王彦晖教授的用药经验,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王教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处方进行系统分析,有效的将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传承,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以素体脾胃虚弱为本,湿邪、痰饮、瘀毒等侵犯机体,形成病理产物,日久发病。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收集以及录入分析可知,无论从食道癌、胃癌、肝癌和肠癌的单独分析还是从整体的消化系统肿瘤分析,其常用的高频药物包括茯苓、姜半夏、莪术、三棱、陈皮、党参、白术、龙骨、牡蛎等。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之功效。其中以陈夏六君顾护脾胃之气,强调后天之本的重要性。肿瘤患者久病入络,常伴气滞痰结血瘀。三棱和莪术,二者性皆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且与参、术等同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有“祛瘀血、生新血”之意。陈修园日“痰,水也,随火而上升,龙骨能此外,王教授还善于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例如肝癌中高频药物包括了茵陈和鳖甲等清热利湿、软坚抗癌之品;直肠癌则有厚朴、陈皮等行气宽中之品以调达肠腑气机。同时,基于闽南地区常年温暖潮湿的气候特点,形成了闽南人多脾虚湿盛的体质,因此治疗注重以茯苓、炒扁豆等益气健脾祛湿,陈皮、半夏等健脾燥湿、化痰散结,枳壳、厚朴、神曲等理气化湿、消食和中,泽泻、薏苡仁等利水渗湿,共凑宣畅三焦、理气祛湿、化痰散结之功。
消化系统肿瘤 中医病机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王彦晖
黄燕青 王晨玫 刘妍 文磊
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燕来福国医堂,福建厦门361009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62-271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