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偏头痛肝郁血瘀证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的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中国目前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2008年在亚洲关于偏头痛致残的一项研究提示,偏头痛患者平均每月头痛发作4.9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120例偏头痛肝郁血瘀证患者,设立西药对照组,评价其临床疗效,陈氏认为此病得之于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之于少阳之经,虽风入少阳,但宜急解肝胆之郁气,故用散偏汤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方中川芎行气血活止痛,为“头痛要药”,白芍柔肝养血,缓急止痛,与川芎相配,可平肝气、生肝血,血行风自灭(有血且能行);香附疏肝开郁,行血止痛;白芷助川芎以祛头风、通经络、止头痛;柴胡散肝胆之郁热,载药上行,使药力直达头面;白芥子消痰利气,通络止痛;郁李仁柔润下气,佐制大量川芎较强的行散之力,俾行气活血,荡涤邪风之力不至过亢;甘草和中调药,斡旋气机。全方疏泄相配,肝胆尽舒,则风邪无处可藏,从而达到气机调畅、气血通达、头痛向愈的目的。因偏头痛时发时止,缠绵难愈,遵循怪病多痰,久病必瘀之理,笔者在散偏汤原方基础上加炒僵蚕、赤芍以增强祛风解痉,化痰散结、行瘀止痛效力,并在临证中根据疼痛兼夹部位酌加引经药物:痛及枕项者加羌活;痛及前额者加葛根;痛及巅顶者加藁本。

偏头痛 肝郁血瘀证 散偏汤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申斌 于川 王磊 刘福奇 徐寅平 邹忆怀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北京1012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北京1007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90-296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