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针刺对SHR大鼠血压调节效应的比较
目的: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调节效应,探讨不同经穴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 方法:将96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溪组、蠡沟组、光明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太溪组、太冲配蠡沟组和太冲配光明组,共12组,每组8只.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15次;模型组同法固定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前以及针刺15天后,采用大鼠尾动脉无创测量法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 结果:各组大鼠在针刺15天后SBP和DBP进行比较.太冲配内关组SBP和DBP低于太冲组和内关组;太冲配太溪组SBP和DBP低于太冲组;太冲配蠡沟组SBP低于太冲组和蠡沟组;太冲配光明组SBP低于太冲组和光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太溪组、太冲配光明组SBP均低于太冲配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太冲配非穴组外,其余配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非穴组SBP和DBP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模型组与非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SBP和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对SHR血压的调节效应优于其他单穴及配穴组;针刺产生降压效应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长,针刺15天对SHR具有良好的降压效应.
自发性高血压 太冲穴 针刺疗法 血压调节效应
张江松 杨雅媛 陈月婷 姚问 王映峰 肖双凯 林咸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
国内会议
浙江衢州
中文
186-192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