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 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痛阈,电针组于术后第7天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处死大鼠,对脊髓L4-6标本行免疫组化观察,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检测脊髓L4-6中BDNF mRNA的表达. 结果:与假模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痛阈明显提高(P<0.001),但仍低于正常组及假模组;术后14天电针组较模型组脊髓L4-6中小胶质细胞及BDNF表达显著减少(P<0.001). 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BDNF的表达产生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 针刺疗法 小胶质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活化作用 镇痛效应

李思思 谷鹏鹏 屠文展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蒋松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325027

国内会议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6学术年会

浙江衢州

中文

193-202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