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曹泽伟教授运用温脾汤临床治验举隅

本文论述的温脾汤最早源于《千金要方》卷十三之温脾汤,原文记载“治腹痛,脐下胶结,绕脐不止,温脾汤方”,其中药物组成为: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人参、芒硝各二两,大黄五两,甘草二两;朱良春等《汤头歌诀详解》:“温脾汤是四逆汤(姜、附、草)加人参、当归、大黄、芒硝四药所组成,四逆汤功能温脾散寒;加大黄、芒硝是取其泻下除积;加人参、当归是取其益气养血。由于四逆性属温热,可以改变硝、黄苦寒之性,所以本方专驱逐寒积,属于温下范畴”。在临床中,曹泽伟教授巧取该方“寓通于补、攻补兼施”之义,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在原方基础上灵活加减,广泛运用于临床,收效颇著。

温脾汤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药理活性

徐丽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22-27

2016-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