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磁浮技术创新在风电领域中的应用

磁浮的本意是利用磁力克服重力的影响,使物体悬浮在空中.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首先提出了电磁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浮列车的专利.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浮运输系统的开发.而美国和前苏联则分别在七八十年代放弃了这项研究计划,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仍在继续进行磁浮系统的研究,并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进入新世纪,带动了磁浮技术在其它产业领域的应用.通过磁浮,从轮轨间的无机械接触发展到风力发电机轴承间的无接触,一脉相承,都采用了磁浮技术,尽管它们的结构差异很大,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消除摩擦力。采用磁浮技术理论、将发电机磁场悬浮于一定的空间,在没有任何机械摩擦阻力的环境中,磁场受风力推动下转动,使发电机线圈切割磁力线发出交流电。磁浮没有摩擦力,使发电机能微风起动、高效发电、平稳运行。全磁浮结构由于性价比极低,对风力发电机来说,其所带来的新价值远比铁路列车低,开发推广的市场需求很小。但是,以“磁浮弹簧”为特征的半磁浮结构,直接利用风力发电机本身的转子磁场,兼作半磁浮的磁源,成本基本不变,就解决了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磁浮化的性价比大问题。

风力发电机 磁浮系统 技术创新

於岳亮

虹口区老科协

国内会议

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72-75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