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记忆与档案文化研究
档案文化建设在名城历史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档案记录着历史名城的沧桑巨变,也记载着现代城市发展轨迹.中央”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在名城历史传承与规划蓝图中,要把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融入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去谋划.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传承名城历史,扬州市档案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力求紧跟大数据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搜集、整体、出版史料、典籍,并以此吸引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民众关注历史文化精髓,是新形势下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一环。档案馆中的收藏卷帙浩繁,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旧文献就能实现对珍贵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一方面,要发掘名城历史文化相关征集民间档案挖掘名城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民间文化的精华,是城市底蕴的体现,也是名城档案文化建设的重心之一。民间档案的征集对象主要包括民间工艺、民间建筑、民间戏曲、民间风俗等文化方面。民间档案样本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与流动性,征集难度大,存档形式更是复杂多样,“为党管档,为同守史,为民服务”,档案文化建设原本就应服务于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构建。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完善名城档案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机制,将散落在典籍、民问、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资料集中起来,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形成档案资源网络,加强技术更新与部门合作,传承名城历史,构建美好未来。
历史名城 档案资源 文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薛梅
扬州市档案局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57-59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