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渗氮温度对获得抑制剂取向硅钢粒子析出及退火组织的影响

通过750℃、850℃、950℃三种渗氮温度制各实验室冶炼渗氮钢,利用SEM、EDS、EBSD等技术分析样品渗氮后粒子析出情况以及初次再结晶组织和高温退火后及升温阶段样品宏观组织,对比研究了渗氮温度对获得抑制剂法制备取向硅钢渗氮后的粒子析出行为及退火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750℃-850℃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渗氮温度能提高渗氮效率,样品N含量、粒子密度及尺寸都会提高,但渗氦温度超过850℃时渗氮效率下降,且出现复合析出粒子,并伴随粒子分解过程;随着渗氮温度升高,样品晶粒尺寸不均匀现象更为显著,且”001”<120>织构组分增强;该成分体系下,渗氮温度由750℃升高到950℃过程中,抑制力由足量到不足,毫米级孤岛状小晶粒增多,二次再结晶温度降低.理想渗氮温度应在750℃到850℃之间.

取向硅钢 渗氮温度 粒子析出行为 退火组织

王瑞 杨平 刘恭涛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暨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

洛阳

中文

101-107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